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每日速讯:为企业鼓劲纾困解难!来看上海各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哪些“实招”→

新春伊始,上海就以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1月28日发布的《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优化营商环境6.0版”)提出195条任务举措,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29日发布的《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共推出32条政策措施,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也谋求长远发展。

连续发布重磅新政,体现出上海深化市场化改革,更好为企业鼓劲、纾困、解难的决心与魄力。一起来看,上海各区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杨浦区:启动“星火燎原”计划,探索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早期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

杨浦区云集了包括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一大批重点高校院所,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上海乃至全国优质科技成果的“聚宝盆”。然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长期以来面临着风险高、评估难、周期长、缺乏资金支持等一系列“痛点”问题。

为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杨浦创新探索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早期科研成果转化,加速科技、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2022年9月,由杨浦区金融办牵头,启动“星火燎原”计划,并设立“杨浦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资金”。区财政统筹首期1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由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指导,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有限公司作为受托实施机构负责计划运行和资金管理,制定投决制度。

“星火燎原”计划把以往简单的政府项目扶持方式,调整为“市场投资+政府资助”相结合,明确“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导向。

据悉,该计划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成果转化机构为纽带,吸引与科研成果领域相匹配的社会机构投资参与,充分调动多方力量,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进一步研发转化为可实现产业化发展、具有市场价值的专利及产品。

浦东新区: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

浦东新区全面落实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结合引领区建设,对标世行“宜商环境”评估新体系,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探索在公共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税务服务、政策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各方面提升服务的可获取性和便利性,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

深入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在10个试点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改革试点范围,新增12个行业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

集中推出“1+1+N”人才政策体系,包括全面推进引领区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以及“明珠计划”,院士、博士后、技能人才,教育、卫生、法律服务、金融、航运人才,“高精尖缺”海外人才认定标准、人才安居等首批11项专项政策。通过实施“一揽子”人才政策,全面提升浦东人才综合服务环境竞争力,加快打造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更好集聚全球优秀人才。

搭建浦东新区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承担汇集发布创新项目信息、组织实施创新项目揭榜挂帅等事项,并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引进和培育符合创新规律、提升创新效能、满足创新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

黄浦区:堵住“黄牛党”、首创“剧本库”,为企业提供“金牌店小二”服务

近年来,随着上海“演艺大世界”品牌的深入建设,黄浦区得到了越来越多创新、灵活演出形式的青睐。诸如脱口秀、轻喜剧、轻音乐剧等演出蓬勃发展,市场热度不断高涨,同时也对文化演艺内容的行政审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2020年7月开始,黄浦文旅“金牌店小二”将“剧本库”审核模式运用在脱口秀、相声类剧本内容审核中。通过对已审核剧本进行电子存档,后续申报中新剧本与“剧本库”进行批量电子比对,实现存量演出内容经核对后免审、增量演出内容快审的高效审核方法,极大程度地缩短了此类演出的审批周期。

根据驻场演出特点,推出演出联排审核服务,第一时间发现剧目创排中存在的问题,为主办方缩短创作时间,减少因反复修改而产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推出伊始就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和欢迎。

“金牌店小二”们还在日常监管中发现了热门演出的票务问题,为使演出市场公平有序发展,主动给予建议,指导开展实名售票+实名进场模式,从根本上杜绝“黄牛”现象,实实在在惠及观众。

静安区:连续三年实现招商引资倍增

2月2日,静安区在春节后首周召开2023年投资促进大会上,与16家重点项目企业进行集中签约,其中,既有外资总部,也有本土机构,还有新兴领域企业。

近年来,静安能持续巩固在中心城区的持续优势,招商引资功不可没。据悉,静安举全区之力狠抓投资促进,连续三年实现招商引资倍增。

去年全年,静安区实现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9.42亿元,同比增长0.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同比增长1%左右;涉外经济全年实现税收447.79亿元,规模和占比均为中心城区第一。

新的一年,静安区将围绕狠抓招商引资、发展楼宇经济、强化产业带动、凸显枢纽功能等重点目标,要拓宽视野,全力构筑更强动能的产业体系,聚焦重点,全力推进更高质量的招商引资,优化举措,有效开展更高效能的企业服务。

静安将以深入推进“七增计划”、主动提升投资促进工作水平为抓手,抓早抓前抓突破,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徐汇区:重磅政策促进科技创新

农历新年首个工作日,徐汇区发布了“一图读懂| 关于促进徐汇区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聚力打响“科创绣带”品牌。

该意见对准徐汇区域特色和创新发展实际需求,提出了19个重点支持领域,力求充分释放徐汇区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优势,以科技创新打开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例如,对市级及以上产业协同创新功能型平台,最高可给予不超过800万元的补贴。对承建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的创新主体,最高可给予不超过600万元的补贴。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合作,最高可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补贴等。

作为上海的科创大区,徐汇区将围绕“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战略部署,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赋能产业迭代升级,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赛道”、新动能,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服务更多科技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落地生根。

长宁区:15类113项措施带动项目跑出“加速度”

长宁区1月29日发布《长宁区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营商环境6.0版)》,推出长宁区2023版“八张改革特色牌”。

《行动方案》共15类113项具体措施,围绕政务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贸易便利化等重点环节,特别强调对科创产业扶持及人才培养。

新发布的“长宁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还将在坚持“容缺、容错,扶新、扶特”的基础上,将做精做优多年秉持的“三级三系”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并推出区内重大项目审批手续全流程帮办服务,主动跨前回应企业诉求、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普陀区:探索“系主任”“班主任”机制做深服务能级

农历新年首个工作日的早晨,十余位企业代表与普陀区领导齐聚一堂,吃了一顿特别的新春开工饭。

早餐会上,新老引进企业、传统与新兴企业均衡并举。更重要的是,在餐后跟进服务上,普陀区正不断探索“系主任”“班主任”系列服务机制,做深企业服务能级。

2022年普陀区建立了重点企业服务“系主任”“班主任”工作机制。根据所属企业系列,理出了36个“系”,由相关区领导担任“系主任”,相关行业或街道镇、地区中心领导担任“班主任”,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困难。

在“系主任”“班主任”的推动下,“靠普贷”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推动了市场复苏和经济重振。同时,“系主任”“班主任”机制也增强了区域产业链韧性,达到“引进一家、带来一串、落地一个、带动一片”的目的,形成集聚效应。

虹口区:以“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为引领,打造营商环境新标杆,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月3日,《虹口区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首次向社会发布。

6.0版行动方案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聚焦回应市场主体诉求期盼,围绕持续打造公平便利的投资环境、持续提升优质快捷的行政效能、持续提供规范贴心的政府服务、持续健全科学完善的法治体系、全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等方面提出27大项、138小项举措,其中体现虹口区域特色的举措达54项,特别突出北外滩开发建设、服务贸易高地建设、科创“核爆点”等重点区域领域。对标“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本次6.0行动方案还专门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力争全年授信总额不少于30亿元的目标。

虹口区牢牢把握北外滩开发建设这一重要历史性机遇,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努力打造具有虹口特色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先后推出了北外滩企业服务中心、北外滩服务专窗、海归人才驿站,启用区政府北外滩开发建设专用章,开展“企航北外滩”活动、打造“法律服务产业集聚圈”等一系列措施让北外滩开发步入了快车道。

虹口积极贯彻落实助企纾困、重振经济相关政策,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实际行动为企业送去了更多实惠和便利。推出的专项扶持资金政策,优先支持中小企业申请,加快资金拨付审批流程。目前,累计拨付各类企业扶持专项资金34.1亿元,为2100余家企业“输血、补气、活脉”;完成退、减、免、缓各项税费26.74亿元;区管国企累计减免租金近1.5亿元,惠及企业2161家;积极鼓励本区24个创业孵化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房租减免和其他服务措施,已达成房租减免意向资金总额逾450万元。同时,虹口积极利用自身金融产业优势,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去年区政府新增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联合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创新推出“政银助企三贷联动”(信易贷、科技贷、虹企贷平台)贴息及担保费补贴,授信额度达到164亿元。截至2022年底,已为625家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近40亿元。

宝山区:以“开工一件事”引来“明日之星”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3年宝山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举措》,宝山区将打造“开工一件事”主题套餐式集成审批服务,企业按需点单、政府跨前服务。

以往,水、电、气等部门分头踏勘、报装,往往时间长、环节多。但如今,通过各部门信息共享、联合踏勘,审批从串联改为并联,审批时长也缩短了数月,为企业抢抓进度赢得宝贵时间。

在试点的基础上,这项举措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升级版,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所需的开工资质、证照不同,下一步还将联动规资、交警、水务、绿化等部门,以更大力度的集成创新,不仅加速推进重大项目进度条,也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受益。”

闵行区:住所登记改革,实现不见面、不跑动

闵行区市场局与区大数据中心共同建立标准企业住所库——“闵址汇”。由“闵址汇”开具的“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可在个体工商户开业申请等行政审批事项中作为经营场所证明材料使用,自动调用出租方信息、房产证等电子材料,申请人无需再耗时耗力准备繁杂材料。

通过各部门之间数据互联共享,把场所地址进行标准化,再通过系统功能归集房屋划分、出租方、承租方等信息,建立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住所库,最终实现通过“闵址汇”住所库一键打印“住所(经营场所)使用证明”,替代产证复印件、租赁合同、划分图、划分说明等材料。

对产权(管理)人而言,可以登录一网通办闵址汇,上传住所材料、划分房屋、管理入驻企业、变更入库信息,登录随身办闵址汇申请打印住所证明(包含一址多照住所证明),全部功能均可全程网上办理。

嘉定区:“为民工作室”提前介入、全程帮办

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已经初步制定完成,共涉及改革事项28类150余项,目前正在意见征询阶段,将于近期发布。

去年11月,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为民工作室”成立。在落实区里重要重大项目中做到提前介入、全程帮办,这是“为民工作室”的重要职责。办理过程中,“为民工作室”工作人员提前预审企业申请材料,指出问题并提供解决办法,避免办事人员“来回跑”。在受理当天,“为民工作室”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而顺利完成公司的变更和新设手续,当天核发了营业执照。

依托工作室,嘉定区延伸窗口服务功能,构建了从机关到基层的服务网格。下阶段,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推出疑难问题集中会商、特殊项目“量身订制”等服务,解决企业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并建立营商专员队伍,帮助街镇做好招商引资。

在拟定的嘉定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中,区大数据中心承担着重任,它将继续利用自身优势,用数字赋能政务服务,从而打造更暖心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区级涉企事项线上线下办事流程,推动落实智能预填、智能预审、智能审批等功能;打造随申办“企业云”移动端服务,为企业提供事项办理、信息查询、惠企政策发布、利企项目申报等服务内容;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免申即享项目清单,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推进智能化服务。

金山区:集成了21个部门的事项,还可远程帮办

上海金山政务服务帮办中心配置了自助服务终端,集成21个部门的服务事项,提供离线码打印、社保查询等180余个事项的自助办理,无需取号排队即可自行办理事项,并通过“网办鑫课堂”视频、“手把手”教学等方式,线上线下齐发力,最大程度方便办事群众。

远程视频帮办

为了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数字化改革步伐,金山区行政服务中心不断拓展线上线下帮办渠道。近期,金山区行政服务中心推出了“远程视频帮办”服务,一部手机、双方同框,在互动问答中企业即可快速获取办事材料。

目前,金山区“远程视频帮办”已推出包括内资企业变更登记、增补发营业执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更登记等在内的26个事项的线上帮办。除了工作人员日常帮办外,金山区政务服务中心还上下联动,开展“领导帮办”活动,坚持倾听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有求必应。

松江区:申请材料从45项减到6项,优化上市企业服务举措

松江区建立“拟上市企业开具合规函一件事”工作机制,通过电子证照调用,企业仅需提交上市辅导协议等不超过6项必要材料即可完成申请;而此前,企业需向9个部门提交共45项申请材料。更值得一提的是,办理时间的大幅压缩,从50个工作日缩短到了7个工作日。

“拟上市企业开具合规函一件事”工作机制由松江区发改委(金融办)牵头建立,联合了企业上市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职能部门,包括区政务服务办、区生态环境局、区应急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水务局、区人社局、区卫健委、区建管委等,形成合力创新优化企业上市服务。

“拟上市企业开具合规函一件事”工作机制将各部门的审批事项申请表要素汇总生成一张表单,并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了申请材料精简、办事流程重塑、办理时间压缩,有效解决拟上市企业在获得合规证明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办理耗时长、跑动次数多、申请材料重复等痛点问题。

青浦区:全面推进示范区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打造长三角最优营商环境

青浦区坚持三地协同,总结“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与吴江、嘉善共同研究形成工作方案,建立三地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专项工作组,并建立月度例会制度,强化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和数据互通互享,实现跨行政区域“一网通办”在一体化示范区综合集成。积极推进建设政务服务网上通道、实现线下终端全覆盖、形成跨区域通办创新成果等10项重点工作任务。

青浦区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打通共享通道,主动将整合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用户体系,有效实现信任传递,实现“一号登录”。当前示范区“一网通办”专栏已入驻企业服务事项92个,个人服务事项58个。通过梳理汇聚示范区三地内“一网通办”线下专窗服务网点,整合形成示范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地图,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快速查询并就近选择线下专窗异地办理,实现“一图查询”。创新开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移动端专栏,以PC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一网通办”专栏为基础,依托两省一市移动APP,打通三地用户体系,实现三地政务服务无感漫游、“指尖办理”。通过采集青吴嘉三地市场主体和个人必要信息,通过数据共享,调用电子证照,实现智能填表、自助打印、高效受理,为办事群众线下提交申请书提供全新体验,进一步推动了一体化示范区跨省政务服务事项移动端通办的先行探索。

奉贤区:实施“四个一”云审批,数字化治理优化营商环境

奉贤区创新推出“线上审批是常态、线下审批是例外”的“四个一”云审批工程,开启数字治理新样式。

“四个一”具体是指政务会商“一朵云”、上下联动“一根线”、左右联屏“一个面”、没有例外“一条边”。

其中,“一朵云”指搭建“云上晨会”平台,打造“敲定解决方案、明确办理事项、全程跟踪问效、开展专项督查、企业评估反馈”的新流程。

“一根线”指市、区、镇(园区)纵向到底,打破审批科层。区市场监管局打通市局专网业务系统技术壁垒,探索“云受理”“云出照”模式。

“一个面”指依托“一网通办”线上服务平台,健全优化统一的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动由点及线再到面的全程网办。

“一条边”指推进“线下审批是例外”,对涉及安全、重大风险及个性需求等特殊情形,强化政策前置引导和后置激励,优服务、减负担。

崇明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崇明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努力以营商环境的“优无止境”促进崇明经济社会发展的“稳中求进”。

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庙镇企业服务中心成立。通过设立实体化产业商办园区、明确企业中心定位、拓展招商领域等形式,提升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推动全镇经济招商工作迈向新台阶。庙镇企业中心成立了企业专员服务队伍,聚焦创业指导、项目申报、企业咨询、金融服务、法律服务、财税服务、人力资源等板块内容,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打造“马上办”庙镇服务企业特色品牌。另外,中心还为较大规模注册企业提供一定量的办公场所,让企业在庙镇有落脚点和办公室,逐步提升注册企业在本地的归属感。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入驻其中,为庙镇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崇明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改进政务服务,打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优化“双告知”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落实好简易注销、歇业登记等创新性制度,完善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对接区投资促进办、财政以及税务等部门,关心好市场主体的发展需求和动向,充分挖掘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数据的“金山银库”,部门协同联动发力,大数据分析赋能,让服务市场主体更有前瞻性、更具精准性、更加长效性。

长兴企业集团将继续发挥富盛园区金融科创集聚服务优势,提高长兴园区高附加值船海产业体系建设质效,加强智慧园区基础建设,探索以数字化方式增强园区管理、产业运营和生活服务现代化能力。

崇明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实干实绩换取营商环境指数的持续上升。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