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区角活动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小班区角活动教案(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扮演区(理发店)
(相关资料图)
活动目标:
1、扮演理发师,会正确使用理发工具。
2、按操作程序给“顾客”理发,与“顾客”交流。
活动准备:
1、桌子、椅子、围兜、毛巾、塑料筐、洗发水瓶。
2、梳子、剪刀、吹风机、镜子、夹子。
二、积木区(小动物的家)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2、培养幼儿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3、幼儿心情愉快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1、积木若干。
2、“小动物”若干。
3、用积木已搭建好的房子。
三、数学区(汽车排队)
活动目标:
1、在同类物体中能区别物体的大小,并能按一定顺序给物体排序。
2、学习与同伴分享材料,合作游戏。
3、游戏时心情愉快,主动参与。
活动准备:
1、小汽车若干。
2、停车场标记牌。
四、音乐区(敲锣打鼓放鞭炮)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学做动作,能感受音乐的节奏。
2、体验节日的愉快情感。
活动准备:
1、锣、鼓、鞭炮。
五、美工区(灯笼)
活动目标:
1、运用搓、压、滚等方法及增进辅助材料,表现出“我的灯笼”
2、学习参照范样,观察、联想进行感知。
3、萌发操作的兴趣,感知与同伴共庆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彩泥若干、筷子、长条皱纹纸。
2、实物灯笼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区角。
(1)教师介绍区角内容及操作要求。
(2)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进行游戏。
2、幼儿自由活动,教师辅助。
(1)游戏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2)教师可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3、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1)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活动感受。
(2)幼儿间做相互的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3)教师组织幼儿收拾活动材料。
教学目标
1、尝试用蚕豆、树枝进行拼插,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物品。
2、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PPT课件、蚕豆、小树枝若干,盘子,篮子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过蚕豆吗?蚕豆不仅可以用来食用,还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蚕豆造型,了解其制作方法。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不一样的蚕豆造型,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成的呀。(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了解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并讲解蚕豆小人的制作过程,幼儿观察。
4、操作活动:幼儿使用篮子中的自然材料,辅助材料和制作工具,充分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小狗、小猫、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车等。
5、展示作品并讲述。将幼儿作品用投影仪放映出来,供大家欣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很高,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孩子能大胆的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喜爱的蚕豆造型。但是孩子们的作品都大同小异,有的小朋友也只是临摹其他幼儿,并没有真正的发挥想象创造,可能是我在活动中还没有做好引导作用。另外,有的幼儿力气较小,树枝折不断,我想可以提供小剪刀。如果在幼儿操作时播放些舒缓、柔和的背景音乐就更好了!
目标:
1、养成倾听的意识,练习倾听能力。
2、探索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
3、熟悉幼儿园周边的环境,具有一定的方位感。
环境和材料:
1、底板图若干幅(每张底板图大小和A3纸相同),上面贴有家、幼儿园以及幼儿园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大型超市、便利店、公园、肯德基、车站)的图片。
2、录音带两段(录有从家出发到幼儿园沿途经过的路线的内容),记号笔,记录纸。
3、测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绳子,教师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线)等。
玩法和规则:
第一种玩法
1、根据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上学的路线。如听录音用记号笔连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园——28路终点站——幼儿园。
2、用不同工具对上学路线进行测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记录数字6。还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测量,记录方法同上。然后比较哪种测量工具更方便,为什么。
第二种玩法
1、听第一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上学路线并测量。如用记号笔连接以下录音中提到的地点“从家中开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园,再向右至28路终点站。再向前到幼儿园”。再用教师自制的直尺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听第二段录音,在底板图上画出不同的上学路线并测量。测量工具、记录方法同上。
3、比较测量结果,说说哪条线路到幼儿园用的时间最少,为什么。
拓展活动:
在第二种玩法的基础上增加路线的数量,提高比较的难度。
三分钟做的事。
目标:
1、尝试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完成任务,养成做事专注、投入的习惯。
2、提高竞争意识及自我约束能力。
环境和材料:
1、沙漏。
2、笔,记录表,白纸,玻璃弹珠,筷子,计算式题纸,印有动物图案的涂色纸。
3、根据记录表在墙上展示“班级之最”,如“夹珠子最多的”“绘画最多的”“计算最多的”“涂色最多的”等。
玩法和规则:
幼儿先选择一个沙漏,然后选择一种感兴趣的内容(夹弹珠、涂色、绘画、做计算题),转动沙漏计时,幼儿开始操作。当沙漏完时,幼儿必须停下手中的活动,在记录纸的相应格子内记录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记录方式由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符号、图案。
拓展活动:
1、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调整游戏材料或内容,如:三分钟卷几支铅笔,三分钟整理几本图书等。
2、展示墙中的内容由关注速度过渡到关注质量,如“计算最正确的”“涂色最均匀的”“绘画最逼真的”,等等。
目标:
1、尝试正确摆放起点和终点的卡片,按顺序排列数字,并随意摆放行为习惯图,摆出棋谱。
2、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形成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知,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环境和材料:
较大一块场地,8开大小的硬纸板36张,分别写上1~36的数字,文字(起点、终点)卡片,正确与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图9张,幼儿自制积木大骰子一个。
玩法和规则:
1、幼儿2~6人,互相协商在场地上将教师提供的材料摆放成棋谱:先按数字顺序排列数字卡,然后将9张行为习惯图片随意摆放在数字卡片上,再将起点、终点卡片摆放在相应的位置。
2、幼儿分成两队,以“石头、剪刀、布”决出先后顺序,由每队的第一个幼儿先掷骰子,掷出数字几,就用双脚并拢跳几格,如掷出数字4,就往前跳4格。当第4格正好是行为习惯图片时。先判断是好习惯还是不良习惯,如果是好习惯的就再往前跳4格,如果是不良习惯的就往后退4格,然后换另一队的第一个幼儿开始。按此顺序进行,先到终点者为胜。
3、拓展活动。
①排列1~36的数字卡片要用去幼儿较多时间,有些孩子会因为缺乏耐心而不能坚持,因此可把1~36的数字分成3段,再增加两套起点、终点的文字卡片和两个大骰子。如此,可将一副棋变成三副棋,三组幼儿同日寸玩耍。
②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可让幼儿根据对良好习惯的认识画出若干图片,自制棋谱。
一、操作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认识并能区分各种几何图形。
2、在认识各种图形的基础上学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操作材料: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小棒若干,盒子一个。
三、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 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形,能将这些图形初步进行分类。
第二层次:比较大小,在同一种图形中比较它们的大小,并将这些图形进行重叠摆放。
第三层次:利用一种或多种图形进行排序。
四、指导建议:
1、在对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先以图形的一个特征进行探索,然后逐渐过渡到以2~3个特征进行操作活动。
2、肯定幼儿的探索结果,鼓励幼儿进一步对图形进行分类,体验成功的快乐。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意图:
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儿歌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儿歌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节奏感,帮助幼儿掌握发展语言的方法。小班年龄段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多种言语活动为手段,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数一数》。
2、感知韵角“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
3、准确发音,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
4、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家园共育:
家长协助幼儿收集有关虎、鹿、猪、兔、鼠的资料,以及有关发“u”音的字,如鼓、叔、薯、书、、、、、、、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完整朗读儿歌。
活动难点:准确发音虎、鹿、猪、兔、鼠的字音。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图卡10张、背景图10张、多媒体课件、音乐。
学具:幼儿操作图卡若干套。
活动过程:
1、情景游戏
爬过小山、穿树林、走草地、经过马路边、来到鼠洞旁。
2、分析儿歌内容
刚才走了哪些地方?
出示动物卡,给动物找相应的地方。
播放动画,幼儿观察。
小动物在哪里?
3、丰富方位名词、量词及使用,根据儿歌内容提问。
用语言描述画面?
用一个字表示这个动物?(虎)
虎在哪里?(山上)
完整说一说。 (山上一只虎)
同种方法说出其他几幅图。
4、学习儿歌
观看儿歌动画片。
说儿歌,注意最后一句吐字和发音。
教师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5、游戏:找朋友
玩法:5名扮小动物,5名扮地点,音乐响起开始游戏、舞蹈,音乐停止后,动物和地点按儿歌内容找朋友。
规则:没找对的请大家帮助。找对的,要说出本句儿歌。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投放多种小动物的图片,幼儿在操作卡上进行互换,尝试简单的儿歌创编。
我是娃娃的好妈妈
【活动设计】
幼儿在享受成人的呵护时,其实也在渴望着当一回“大人”。本次活动旨在满足幼儿这一成长中的心理需要。以幼儿最喜爱的角色游戏“娃娃社区”为载体,让幼儿在成人的角色状态中自然地学习掌握“使用勺子”这一基本生活技能,同时也体验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会使用勺子。
2、能按娃娃嘴巴大小选择相应的勺子。
3、体验成长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用可口可乐塑料瓶制成的各种“可乐宝宝”(要求:嘴巴有大有小)。另外准备各种大小的勺子、各种豆子(黄色、红色、蓝色、绿色)。
2、知识准备:认识几种豆子、有一定的角色意识。
3、环境准备:场景设置如下。
【过程建议】
1、幼儿来到娃娃社区,对生动可爱的“可乐宝宝”产生兴趣。教师简单介绍“蛙娃家”和“幼儿园”。
师:“瞧,宝宝肚子里空空的,饿极了。请能干的孩子去娃娃家当爸爸,妈妈;去幼儿园当老师,给宝宝们喂豆子吃。”
2、请1~2名幼儿探索喂“可乐宝宝”的方法,教师在一旁纠正讲解正确动作。
3、教师提出游戏要求:不撒饭,学说礼貌用语。
4、幼儿自选角色,进人社区,合作玩游戏“给宝宝吃豆子”,提供分层教学材料:能力弱:喂饼干、糖果能力中等:大勺、小勺能力强:筷子(极个别)
5、比一比“谁的宝宝吃饱了”。
延伸提示
1、幼儿操作熟练后可选用筷子或夹子夹豆子喂宝宝。
2、给娃娃吃各种形状的饼干,饼干形状与嘴巴形状要对应。
筷子拼图
【活动目标】
1、能进行筷子拼图,体验成功的喜悦。
2、能按一定的画面情节进行拼图。
【活动准备】
一次性筷子若干、颜料。
【活动过程】
第一层次:幼儿随意进行拼图游戏。
第二层次:幼儿合作进行拼图。
第三层次: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情节或线条进行拼图。
【活动说明】
1、幼儿自由观察筷子,发现筷子上的图案。
2、幼儿进行拼图活动。
3、幼儿动手制作拼图,幼儿练习在筷子上进行创作画。
指导建议:
在幼儿进行创作画时,教师可帮忙先将筷子粘在一起,等画好后再拆开。
设计意图:
区角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我园尝试创设具有凤阳本土特色的区角活动,让幼儿对家乡的本土有个深刻的认识。为使幼儿更多的感受到本土文化,我们对本土资源进行挖掘、筛选、整理,设计出适合幼儿园孩子年龄特点的凤阳地方特色主题活动并在区角活动中展示出来。由此,在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我尝试设计、开展了大班《凤阳本土特色 区角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力求让幼儿在本土特色的区角活动中,更多地了解家乡的特色,努力体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让活动区更“活”,真正成为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家乡的本土文化有个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2、通过自主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探索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乐意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初步了解凤阳的本土文化特点,围绕“凤阳有哪些好玩地方?有什么特色的艺术和小吃?”等话题展开讨论。请家长配合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材料准备:
美工创意区:《凤阳美酒飘香香》
老师提供彩纸、彩笔、废旧纸箱、橡皮泥,幼儿大胆设计酒盒、酒瓶。
(我们利用本土资源材料进行有创造性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智力和动手能力。)
建筑工地区:《家乡美景——鼓楼》,老师提供油画棒、纸盒、碎步、挂历纸等,幼儿大胆设计制作鼓楼造型,用纸盒堆成鼓楼、用碎步粘贴鼓楼图案等等。
开心舞台区:《凤阳花鼓》
老师为幼儿提供音乐、双条鼓、服装等,幼儿根据音乐,随着优美的旋律唱起了家乡戏——凤阳花鼓,有的小朋友也模仿花鼓女敲起花鼓舞蹈起来。
(看着孩子沉醉在音乐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利用本土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所起的重大教育意义。)
快乐旅游区:《我当凤阳小导游》
老师根据凤阳的风俗文化、建筑、特产,搜集相关的图片实物进行区角场地布置,每个区角都设立小导游,小朋友和老师是游客。活动中,小游客每当来到一个旅游点,导游就向游客介绍景区特点、民俗风情等。
(活动刚开始小朋友在这方面表现有点胆怯、不主动,经过反复的活动后,小朋友就胆大多了,甚至有些小朋友就像讲故事一样向游客介绍,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
益智书屋区:《我对凤阳知多少》
为了使大班孩子进一步深入了解凤阳的本土文化,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录音机、麦克风、简单的凤阳人文景观、本土艺术等文字卡片、凤阳民间故事书。幼儿大方地认、读、讲解自己所知道的凤阳本土文化知识。
(在活动中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能力,进一步让孩子在活动的深入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去了解和再现凤阳本土文化,个体也获得了有益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
主题环境:
(一)作品展示区(把幼儿创作的各种作品进行展示,有助于培养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快乐)
(二)问题墙(幼儿将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粘贴在问题墙上,请大家共同商讨解决)。
活动过程:
1、师介绍凤阳本土特色的几个区角并提问:你知道凤阳有哪些名胜古迹?有什么特产?有哪些民间艺术?
2、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入活动区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观察美工创意区、快乐旅游区的幼儿,适时指导使用新材料。
(用相机捕捉每个区孩子们的闪光点,留下幼儿活动的痕迹。)
4、活动写真:教师在建筑工地区中投放了剪刀、油画棒、纸盒、碎步、挂历纸等各种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尝试堆砌鼓楼。活动开始后,有的幼儿用纸盒堆砌鼓楼,有的用挂历纸剪鼓楼,有几个做完鼓楼的外形后,再用碎步或者油画棒填色,此时,吴悦小朋友对着大家说,“咦,鼓楼上方还有‘万事根本’4个字呢,我们也要写上吧。”经吴悦小朋友一提醒,有的幼儿用油画棒写出4个字,有的用挂历纸卷成小纸棒拼出这4个字。(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达到了自我完善。)
5、师幼交流与共享。
(1)请幼儿将完成作品放在展示区,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进而互动学习。
(2)讨论各个区个别幼儿有创意的行为。
(3)围绕“今天我遇到的困难”,请幼儿自由讨论,师幼交流后把问题及办法记录在问题墙上。
活动反思
1、本次凤阳特色 区角活动,大部分材料由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幼儿玩起来亲切、投入,积极性高,能在快乐、自由的气氛中进行自主地活动,能较好地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有的区角材料提供不够明确,让幼儿在活动中显得无从下手或学习过于浅薄,效果不明显。
2、整个活动以“凤阳本土特色”为主线,各个区角能够有效利用提供的材料,教师及时用相机捕捉幼儿的闪光点,这一形式更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活动之后让幼儿通过屏幕欣赏,幼儿情绪高涨,急于分享自己在本土特色 区角活动中的表现,从而促使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和成就感的培养。
3、从讨论环节发现,幼儿对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十分感兴趣,凤阳花鼓号称“东方芭蕾”,是凤阳传统的民间艺术,但幼儿对花鼓比较陌生,对它的制作流程、特性、鼓点、敲打方法等还缺少了解,我将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及家长资源,开展好“凤阳花鼓”这一主题活动。
学习进入区域
游戏目标:
1、介绍区域活动,了解区域活动规则。
2、尝试有序的进入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准备:进区卡、手工区:学用小蜡笔、纸张。表演区:各种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小朋友: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里有那么多的地方放了玩具,这些地方就是我们以后要进行区域活动的地方,你们知道吗?
2、你们看看我们教室里有几个地方是拿来专门让你们玩的呢?(一个有三个地方是专门让小朋友进行区域活动的地方)
3、每个地方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叫什么吗?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介绍一个地方。
4、介绍《娃娃家》
教师带领小朋友有序来到娃娃家: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看到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小朋友说:有好玩的娃娃,还有小床、还有很多玩具)
这里有这么多的玩具、有娃娃、小床、做饭……这么多好玩的玩具,这里就是小朋友喜欢玩的娃娃家。
5、介绍规则。
娃娃家里应该怎样来玩呢?我们可以做小娃娃的妈妈。除了可以做小娃娃的妈妈外,我们还可以做小娃娃的什么呢?(幼儿说:爸爸、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小朋友都可以做小娃娃的家人。
平时我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是怎么杨照顾你们的,我们就可以在娃娃家里来怎样照顾我们的小娃娃,效果分析。
标签: 幼儿园小班区角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