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怎么看一季度的经济数据?
【资料图】
同日,多位专家学者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对中国经济开年表现进行了分析和研判。
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取得明显效果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达到了4.5%,呈现了相当强的增长势态,这得益于宏观政策安排有序、精准发力,取得了明显效果。
白景明分析称,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和提效并举,一方面,今年财政政策力度相当大,赤字和专项债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调整支出结构,让资金流向保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等领域,这将对提升消费规模、投资规模都有帮助。
白景明举例表示,今年中央转移支付规模突破10万亿,会最终转化为消费和投资。当前政策效用非常明显,通过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实现比较强的投资增长带动效应。
此外,近期国家延续实行了减税降费的财税政策,形成了较长期的制度安排。白景明认为,包括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值税改革、大规模留抵退税等财税措施的效用今年还会显现。
“这些措施不是大水漫灌,都是有针对性的精准发力。发力稳就业、发力中小企业发展、发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体现了为经济发展释放有效需求,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有效结合起来的工作思路。”白景明称。
改善性需求正在释放,增加居民收入尤为关键
防疫措施优化以来,接触式服务业和聚集性消费加快恢复,住宿、餐饮、旅游、文化等流动性消费行业快速回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表示,流动类、聚集类服务业和消费同步恢复带动了就业和收入稳步回升。
“当前,各地因类施策采取大量组合拳式促消费的政策,包括培育和扩大重点商圈、服务消费扩容提质、聚焦热点节假日和热点场景来出台促消费大礼包等举措,效果是很明显的。尤其是一些优质文旅项目对远程游客吸引力增强,也助力消费回暖势头。”郭丽岩称。
此外,郭丽岩还表示,当前大宗商品、耐用品消费的改善性需求正在释放。比如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也实现了高位增长。
谈及下阶段的主要工作,郭丽岩认为应从供需双侧发力,将扩大内需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将优质供给匹配给当前消费升级的诉求。
“接下来的重点还是要让居民家庭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意消费,要将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细落实,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的内生动能,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增加收入,促进消费,带动生产链条循环。”郭丽岩表示,多措并举使得全链条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快畅通,其中,增加居民收入尤为关键。另外,针对当前一些重点人群,一老一小的消费,开发更多商品,包括推广绿色消费生活方式消费服务,都是可以期待的新的增长点。
物价关乎着老百姓消费的方方面面,郭丽岩认为,在经济整体回升的态势中,物价会逐步有所显现。通过对一季度数据的观察,郭丽岩表示,当前相关领域恢复的态势和物价里面细项的同比波动基本上是吻合的。展望全年,今年居民消费物价还是会稳定在合理区间,呈现小幅温和波动的走势。
全年外贸稳增长预估或能实现2%-2.7%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表示,1-2月份外贸对经济增长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但3月份外贸表现比较抢眼。一方面,春节后复工复产比较快,实现了全面开工。另一方面,外部对中国的产品需求还在,需求订单支撑了外贸发展。
霍建国表示,当前还很难从总体上给出外贸表现的结论,并不能认为当前已经止跌回稳或者出现转折。3月份的增长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外贸承压等情况从大的背景环境看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当然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新兴经济体支撑了外贸未来的增长,但能否对冲欧美市场容量的下降值得关注。与此同时,从去年开始,我国对德国、韩国、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贸易顺差快速扩大,顺差增长速度超过出口增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最近一些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他们也认为中国经济反弹,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有益的增量,全球经济还面临一定压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对此,霍建国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占据一个比较突出的位置。对于外部看好中国经济,他建议还是要静一点心,多做一点努力,把基础做扎实一点。
“现在经济增长还存在外部压力,如果处理不好,还会产生一些反复。全年外贸稳增长预估或能实现2%-2.7%,一季度数据印证了外贸还有一定的潜力,但是后边还有压力,不过总体外贸这方面能够撑得住,不至于拖后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