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7月25日,在永新县澧田镇下王村医疗卫生室,村医陈时家接到村民求助电话后,立即拎起药箱,骑上破旧的摩托车,赶往村民家。
这辆摩托车,是陈时家2019年刚到下王村时购买的二手车。4年来,陈时家就是骑着这辆旧车,从县城的东边骑到西边,横跨30公里到下王村出诊,大家称他“摩托村医”。
“摩托车虽然老旧,但可以满足出行需求。收入不多,一家人能吃饱穿暖就行。”47岁的陈时家的这番感悟,来源于他之前坎坷的经历。
早年,陈时家以医科生身份从卫校毕业后,在老家隔壁的合光村当了13年的村医。2011年他脱下白大褂,决定去大城市发展。两年后,他被检查出肝硬化,备受病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折磨。2014年,村里将他认定为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治病有报销,生活有保障,压力才得以缓解。
从医生到病人的角色转换,让陈时家真切感受到病人的痛苦,也坚定了他反哺家乡、守护村民的想法。2019年,全县行政村需要普及村医,他接受永新县卫健委的邀请,去离家30公里的下王村行医。入户巡防随访、凌晨问诊、上门量血压,陈时家就骑着那辆摩托车,走遍下王村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给村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不给病人滥用药,不多收群众一分钱,这是陈时家给自己定下的规矩。“自己淋过雨,总想着替别人撑把伞。”回归村医身份的陈时家用行动践行着医者仁心。
“陈医生就像村里的‘120’,听到他的摩托车声,就很安心。”“看病有耐心,小病基本不收钱。”谈起陈医生,当地村民都竖起大拇指。
为了让医术更精进,陈时家一有空就钻研中医知识。他希望在中医领域,找到“用最少的费用、最好的方式治好病人”的更好方案。(朱晨欣 吴 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