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范家镇的设施大棚冬枣逐渐大面积成熟上市,颗颗鲜枣如玛瑙般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当地枣农每天凌晨就进棚采摘成熟的冬枣,趁“枣”抢鲜销售,通过辛勤劳作实现产业增收。
【资料图】
枣农每天凌晨就开始采摘成熟的冬枣(本文图片由大荔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凌晨两点,在范家镇井庄村李六五的温室大棚内,枣农李六五和家人头戴矿灯,正在地里对成熟的冬枣进行采摘。
“这个冬枣长势还差不多,由于今年气温偏低,成熟时间向后推迟了20天左右,往年都是4月底5月初就成熟了,今年推迟到5月15日以后陆续成熟。产量相比去年没有多大影响,亩产3000斤左右,今年这个价格比较平稳一点,目前就是25元到30元左右,预计今年一个棚能卖10万元左右。”井庄村村民李六五说道。
大荔“枣市”
每天天不亮,属于大荔枣农的“枣市”就开始了,在当地冬枣集散市场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枣农们骑着三轮车,头上戴着矿灯拉着刚刚采摘的冬枣,穿梭在街道进行冬枣交易。李六五带着刚采摘下来的冬枣来到集市售卖,不到一会儿就和客商商量好价格,将采摘的8筐冬枣全部卖出。
枣农头戴矿灯采摘冬枣
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把冬枣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发展,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冬枣客商,品牌亮、品质好、产量高的大荔冬枣成为客商们争相收购的香饽饽。来自浙江的客商郑天德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大荔收冬枣,好的冬枣和营商环境让他赞不绝口。
“在这里收购冬枣差不多有20年了,最大的体会就是大荔冬枣的品质比较好、口感比较好、糖度比较高。品质基本上能达到标准化管理,我感觉大荔的营商环境挺好的,当地政府也比较重视,不管走到哪儿,都比较顺畅。”浙江客商郑天德说。
脆甜可口的大荔冬枣
据了解,大荔县范家镇全镇冬枣种植面积3.6万余亩,预计总产量达7万吨,总产值超11亿元,上市至今累计销售量550余吨。主要销往浙江金华、江苏无锡、湖南长沙等地,仅冬枣一项,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同时,撬动社会资本2亿余元,有效带动镇域内交易市场、棉被厂、专业合作社、电商物流、食宿餐饮等产业快速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