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世纪5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地图上,长江入海口处标注的形式是点状的滩涂,名称:鸭窝沙——这是长兴岛的前身。地图测绘的时间是1953年——海拔高度在0米左右,高潮位的时刻,整个滩涂会被潮水淹没。有研究人员称:在上海市宝山区的档案馆里,留有清朝政府对于鸭窝沙等沙洲土地围垦的批复文件,时间在公元1870年,因此,长兴岛上有人挑泥筑岸围圩种植的时间,应当就在这个时段。
【资料图】
长兴岛是由六七个沙洲组成的,在很长时间内,它们在长江入海口这片水域里此消彼长,完全凭自然的力量。打破这个长江流水中淤泥沉积自然平衡的状态,是在1958年长兴岛成立人民公社后,几千人、上万人被集体动员去围圩造地、参与挑泥筑坝的场面,在六七个沙洲上处处可见。这种罕见的人的力量,把长江入海口的几个沙洲连接在了一起,变成了今天地理意义上的长兴岛。
2009年10月,全球最大隧桥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从上海浦东通往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长江隧桥工程,采用“南隧北桥”的建设,工程南起浦东五号沟、经长兴岛,北止崇明陈家镇。本报记者 张海峰 摄。
2
还在1951年底,为支持抗美援朝,长兴岛的土地上进行了第一次征兵,因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统计资料:当时长兴岛的总人口为七千人左右。
长兴岛人口的构成脉络十分清晰,除来自长江沿岸的人口外,居民大都来自崇明岛。而研究长兴岛人口构成,就要看崇明成岛后人口迁入的记载:
大约公元700年以后,迁入崇明的人口大致以长江为界。
长江以南,人口输出的地方集中在句容这里。这个地域在天目山系的北面,系半丘陵地貌。茂密的树林和纯净的河流湖泊,是古代人类最好的栖息地,因此人口的规模远比其他地方大。南京城里先后有六个王朝在这里建都,但南京城内城外,战争没有停止过,而在南京城东侧50里的句容就成了安全的地方。史书记载:公元315年,西晋王朝灭亡之际,司马睿逃到了南京,跟随他逃难而来的人有90万之多。可以想象,南京城周围包括句容这里聚集的人口规模。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向北,向长江边的滩涂要土地。南京到江阴段,长江南岸滩涂形成的土地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沿岸人口的增加,因此,当江阴、张家港以东的崇明岛成陆以后,自会吸引向往土地的人。人们从江阴和张家港这里租船起锚,去崇明岛,之后,也是从这里出发,去长兴岛(鸭窝沙)。
而长江北岸迁入崇明的人口,构成十分复杂,迁入时间跨度很长。隋朝开通大运河后,扬州渐渐成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扬州城里,人文汇聚,商业繁荣,到唐朝中期,扬州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港,吸引的客商里有西亚的阿拉伯人。事实上,大运河沟通了华北平原和中原两个板块与扬州及江南,今天的北京人、天津人、河北人、山东人,顺着运河来到了扬州。今天我们称为废黄河的原来的流向,是和淮河交集的,每隔几年,整个流域都会发生大的水害,还有中原大地上连绵不断的战争,都是难民产生、逃难的重要因素。逃难的人群选择的准确方向只有一个,向南!沿着大运河向南!人口就渐渐集中在了扬州及扬州周围的江都、泰州到如皋一线。照理说,到了扬州这个天堂一样的地方,人是不愿意离开的,但据史料记载,就宋朝一个朝代的三百多年里,扬州就遭到了多次屠城,这样的扬州也是危险的。向东,到如皋南通去,到海门启东崇明去,也是那个年代逃难无奈的选择。
2021年,4月19日,在长兴岛前卫农场附近,有一片千亩油菜花田盛开正艳,风吹菜花,延绵起舞,白、橙、黄相间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金灿灿铺满大地,与蓝天、大海、风车交相辉映,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路过的人们驻足观赏,享受春日美好时光。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
3
了解一地,要从其文化渊源开始。长兴岛的历史短暂,本身的文化还在形成过程中,她是崇明文化范围内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
公元2019年,在杭州市城区以北10公里处的良渚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文明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3300年,就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推论找到了坚实的依据,而划定的良渚文化范围十分明确,这个区域包含了整个太湖流域,南至浙江、江西、湖南,北至江苏北部徐州至山东一线。显然,后期成陆的崇明岛和长兴岛,都在良渚文化的范围内。
良渚文化的特点,是稻作农业的兴起和延续中积累的精神和财富,这里包含了人类水稻种植全部的智慧:从留种,适时播种,到收获,再留种,循环往复。崇明成岛后的土地特征,最适合水稻种植。而人口较大规模迁入崇明岛,正在唐朝的中期,这个时代,中国文字的表达和运用已经纯熟,在文学上,初唐四杰已经成名,创造了中华文化的又一个新的高峰。这样的文化背景里,聚集在崇明的人口,不存在文化的缺失,只存在两个方面的融合:语言的融合和民俗的融合。
直到今天,崇明话中的很多词语,与句容、江阴和张家港的语言发音十分相近;在如皋话里,也有个别字音与崇明话相同。崇明话的基础是启东话,怎么形成的,专家们没有统一的结论,因为崇明话不完全等同于某一种吴越方言。语言的复杂性很难用文字表述,但在生活中,其使用却变得十分简单,比如,从上海来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只要几年,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崇明话。民俗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从人的生到死,和每一个时节里的禁忌事项,几乎无处不在。但在长兴岛这里,矛盾不是十分突出,融合的基础就是互相适应、互相谦让。因此,包容与谦让,是长兴岛这个移民集中地的文化的核心特质。
2022年1月26日,一艘全球最先进的17.4万方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在沪东中华长兴岛基地出坞。该船也创造了沪东中华LNG船三船并行建造时最短船坞周期。李茂君 摄。
4
在有记录的历史中,长兴岛最后一次被大潮淹没,发生在1961年农历八月初二。
这天深夜,在天文大潮的冲击下,长兴岛外围大堤决口,岛上所有房屋都浸泡在了大水里。水稻和地里的庄稼是不能连续浸泡的,颗粒无收就意味着有人要被饿死。潮水退却的时刻,天还没有亮,长兴岛上几乎所有人都挑起“泥络扁担”朝决口处跑去。即将开始的这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叫“煞官宫”——
这个词语在长兴岛的方言里,就是指要把这个决口(官宫)在最短的时间内围堵上——只有几个小时,今天潮水上涨的时间在中午时分——几千人的挑泥队伍,弯弯曲曲有两里路长,负重挑泥的人在奔跑,空担折返的人也在奔跑。被昨夜暴雨洗涤的天空,没有一丝风,没有一朵云,烈日当空,灼烤着挑泥的长兴岛人……江潮的涛声若隐若现,只有挑泥人的口号声和扁担的断裂声响彻在天空里!
这是人的力量,是人生命中蓄积的全部能量,迸发在生存与死亡交会点上。大潮再起时,决口的岸堤已经完好如初。挑泥的人回到了自家的草屋里,有人在熏蒸受伤的腰肌和腿脚,有人手扶着门前的篱笆,在吐血。
这样的苦,对于那个时代的长兴岛人已经习以为常。立命长兴岛,这样的苦是必然的。长兴岛是沙洲,是淤泥浅滩,风雨大潮中,脚下的土地在飘摇。那个时代迁入长兴岛的人,本身具有的性格特征是:不畏惧大风大浪,独有一种与风浪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今天成了新时代的长兴岛精神。
标签: